(原标题:半年宏观前瞻:经济韧性超预期,或宽财政刺激内需)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雷映
来源|时代投研
作者|雷映
编辑|孙一鸣
202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如同一艘巨轮,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稳健前行。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内需疲软的双重挑战,它却以出人意料的韧性和活力,展现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增长动能看,上半年,虽然国内终端消费需求修复进度弱于预期,房地产市场继续探底,但出口数据亮眼,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相对高位。从工业增加值看,上半年,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新能源、先进制造等行业维持高增长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新旧动能转化持续。
展望下半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力。同时,对于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财税改革等重点工作,高层或将在7月份的三中全会上进行具体的部署和安排。
一、上半年回顾:复苏迹象明显,多项重磅数据向好
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成绩单颇为亮眼,展现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1.1 出口、投资双双高增长,新质生产力培育加快
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6.20%,较去年同期的3.60%明显提升;从利润端看,今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4%,较去年同期的-18.80%明显改善。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9.63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当期同比增速为5.30%,较2023年我国GDP同比增速(5.2%)提升0.1个百分点;按季节调整后的环比增速为1.6%。从单季度数据看,我国GDP同比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提升。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出口继续高速增长,消费则相对乏力。
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8.80万亿元,同比增长4.00%,增速与去年同期持平;进出口金额为2.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较去年同期的-3.97%大幅提升,其中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较去年同期的-4.70%大幅提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9.52万亿元,同比增长4.10%,增速较去年同期下滑5.2个百分点。
从投资端看,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6%,较去年同期增速上升3.6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5.7%,较去年同期增速下滑1.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下滑10.10%,下滑幅度进一步扩大2.9个百分点。
不难发现,制造业投资有力拉动了投资需求,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加快密切相关。
从细分行业看,今年1—5月,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技术产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的累计完成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1.50%、10.40%、14.30%,均呈高增长状态。其中,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今年1—5月,我国清洁电力投资同比增长32.90%。以上数据反映出我国新产业、新动能正在加速成长。
1.2 财政政策积极助力经济复苏
在助推经济稳增长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2024年仍维持3%的财政赤字率目标,但赤字规模较2023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地方专项债目标从2023年的3.8万亿元提升至3.9万亿元。
据财政部数据,今年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4%,新增发行1.16万亿元专项债。
为应对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稳定市场预期,财政部还于今年推出1万亿元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各项工作。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正在顺利推进。
1.3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物价低位温和回升
融资成本关乎企业和居民投资消费动力,是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变量。
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于1月25日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25个基点,于2月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于2月20日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下调5年期LPR利率25个基点,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外,面对重点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需求,截至一季度末,人民银行已落实了17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于4月7日又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得益于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上半年物价稳健运行,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明显回暖。
国家统计局官网显示,今年5月,我国CPI同比上涨0.3%,维持低位温和回升趋势;我国PPI同比下降1.4%,虽延续自2022年10月以来同比下跌趋势,但跌幅持续收窄。我国CPI与PPI之间的剪刀差在2023年6月曾超5%,截至今年5月收窄至1.70%。
从历史走势看,受PPI持续长期走跌影响,CPI自2023年4月起持续走跌,反映出供需博弈下经济总体的有效需求不足。不过,随着PPI跌幅不断收缩,CPI自2024年初开始温和回升,经济复苏迹象明显。
1.4 房地产调控政策转向松绑
在经济复苏之际,房地产行业也正在筑底。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今年1—5月,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11.60%,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20%,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30%,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7.90%,降幅有所收窄。其中,5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降幅均收窄。
5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并答记者问。其中,人民银行提出四项针对性政策措施,包括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将全国层面个人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
同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则在会议上表示,对于不同所有制房企的“白名单”项目一视同仁,应贷尽贷。
上述政策针对房地产需求侧提供了大力度的降息降首付比例,并设置了地方国有企业“收储”的库存消化渠道,有望推动房地产加速去库存。
1.5 资本市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建立高水平的资本市场,有助于增强宏观经济的发展韧性。今年上半年,证监会打出了“一揽子”政策组合拳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12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时隔10年再次出台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因此该文件被称为新“国九条”。
新“国九条”对资本市场发展再提出明确目标,指出未来5年,我国基本形成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投资者保护的机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质量和结构明显优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实力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资本市场监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
同日,证监会同步发布了涉及发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证券公司监管、交易监管等方面的6项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5月30日,三大证券交易所均就各板块的上市申报标准、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上市公司重组并购、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等出台配套政策文件,我国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速落地。
从市场运行状况看,上半年,A股首发上市在受理、审核、上市节奏上均明显放缓,呈“慢审批、严监管”的特点。
上市公司监管方面,据Wind数据统计,2020—2023年,A股分别有16家、20家、46家、45家上市公司退市。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16家上市公司确定退市,另有105家上市公司被实施ST/*ST,其中被实施ST/*ST的上市公司数量同比增长16.67%,A股常态化退市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二、下半年展望:财政支出力度有望加大,全年GDP同比增速将超5%
上半年,我国尽管面临外部环境趋于复杂、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加大、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但不改宏观经济向好态势。下半年,时代投研预计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会更强,整体延续企稳回升态势。
2.1全年GDP同比增速预期超5%
展望下半年,我国经济总体仍维持平稳发展,2024年全年GDP同比增速有望超5%。
从“三驾马车”的视角出发,投资端财政支出力度有望加大。上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进度相对滞后,中央政治局会议于4月底明确提出“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
此外,今年2月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相关会议提出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政策引领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投资端和消费端的增长提供较好的市场预期。
政策驱动下,今年1—5月,我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铁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70%、21.6%、18.50%,政策执行效果较为明显。
房地产行业虽仍然处于探底周期,但5月中旬的松绑政策有望促进需求端复苏,助力房地产去库存,继而拉动建材、家居等产业链相关的消费需求。6月4日,就落地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细则,财政部向各地方财政局下发了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预计各地配套补贴措施也会跟进,有望提振汽车终端消费。
出口方面,5月30日,据中国贸促会例行新闻发布会的会议内容显示,海外制造业复苏拉动我国中间品出口,集成电路、汽车、船舶等机电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规模也出现明显反弹,下半年出口有望延续高增长趋势。
2.2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统筹将加强
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5月,我国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0.20%,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4%,其中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同比增长20.1%。
目前,我国社会融资规模、M2等宏观金融总量规模已经很大。从信贷结构的变化看,随着占比较大的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下降,我国整体信贷增速很难像过去一样保持10%以上。
央行行长潘功胜在6月17日召开的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指出,央行计划逐步将二级市场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时代投研认为,展望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仍将坚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总基调,不排除使用降准降息等调控工具。在新增二级市场国债买卖调控工具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统筹将加强,有望合力引导资金在资产端的合理配置,共同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提振内需和改善社会预期。
2.3深化改革措施将相继落地
6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18日在北京召开。
第二十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议题是对于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作出一系列性决定,进一步提高中国发展质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时代投研预期高层在本次会议上将推进中长期改革,并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建设、财税改革领域落实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展望下半年,政府有望通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质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文4210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学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学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